2021年,学生工作处(团委、武装部)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全力确保学生工作安全有序、大局稳定,努力答好学校转型发展的育人答卷。
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落实到位
以建党100周年为主线,融贯“学、讲、说、思、寻、悟、读、写、绘”等方式,在全校开展“青春向党·奋斗强国”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教育实践。组建3支省级重点团队、28支院级重点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支团队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大学生导学团”,开设微团课25期,吸引1.25万人次学习观看。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全国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承展示活动,《唱支山歌给党听》获全国特等奖。打造网络思政新高地,“胜院青春”微信公众号全年共推文875期,阅读量达80.15万人次,视频号共推出视频110期,浏览量70.27万人次,荣登全国百强高校视频号榜单,并获评“2021年度影响力高校视频号”称号。
二、提质增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加强辅导员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开设思政教育、心理教育、党建实务、就业创业四大类共计15项业务培训,全年96人次参加培训,总时长3300小时。
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辅导员工作团队,引导和扶持辅导员结合能力所长选择模块分工,在党建、体育、文艺、宣传等各个领域发展专业优势和工作特色,获校级奖项119项,市级奖项28项,省级奖项8项。全年获市级以上课题立项6项,发表论文29篇,20人次获校级以上荣誉,1人获“山东省优秀辅导员”荣誉。


三、强化服务,学生管理平稳有序
经过周密部署,顺利完成了全体学生宿舍搬迁调整工作。圆满完成2941名毕业生离校、2510名新生入学、4441名老生返校等工作。

面对疫情之下特殊的中秋节,定制了1.78万枚印有山石校徽图案的学子专属月饼;全年共为3657人次学生发放资助金额915万元;评选各级各类奖学金1143人次,发放奖学金249.73万元;评定国家助学金1122人次,核发春季国家助学金1167人次,共计发放377.685万元;提供勤工助学岗位65个,发放补贴4.46万元;为98名建档立卡学生减免学费53.6万元,为86名入伍学生申请发放义务兵学费补偿代偿(减免)148万元;完成1148个生源地助学贷款手续办理。

四、全力以赴,疫情防控筑牢屏障
细化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措施,建立全校学生疫情防控工作台账,全面精准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和驻地信息。全年开展排查55次,累计开展主题班会693次、谈心谈话10872人次、线上家长会43场、重点家访49次、户外文体活动135场、疫情防控宣传676次。有序组织学生完成疫苗注射和核酸抽检工作,累计完成两针疫苗接种8720人,加强针接种5107人;核酸抽检4731人。


五、科学部署,就业工作再创新高
全年引进招聘单位1576家,组织开展5场大型线下校园招聘活动和2场线上双选会,137场宣讲会,累计提供招聘岗位共52373个,设立企业奖学金150000元。组织就业主题活动8场,就业讲座16场,参与毕业生2000余人次。

成立“萌新职介所”网络直播间直播带岗,为毕业生提供岗位200余个,累计观看6000余人次。学校2021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5.89%,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升学485人,升学率16.4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六、育人育心,心育工作形成体系
完成8953名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全覆盖,承担152名重点学生约谈,指导辅导员完成1347名学生的主题谈心谈话,建立74名重点关注学生数据库,完成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报告;实施 “五个一”暖新工程,全年处理危机事件20余起。组织参加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月展示活动评选,6项作品获奖。借助“互联网+心理”模式开设“每周谈·心”栏目,发布36期、4.9万字科普文章。

七、赛场驰骋,文体比赛捷报频传
本年度学生在各级各类文体及科技竞赛中获奖700余项,获奖数量、质量显著提高。在省第十六届大运会项目中,首次参加竞技健美操比赛获一金两银,在田径项目中,胡本谦同学取得男子铅球第一名,实现了我校在省大运会田径项目中金牌“零”的突破。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我校两项作品荣获全国一等奖。

风劲潮涌正当时,扬帆破浪启新程。2022年,全体学工人必将继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共同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