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持续提升辅导员理论素养、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近期,学校在“青岩创智”大学生科创中心举行了2025年辅导员职业文化节,学生工作处、团委工作人员及全体专职辅导员50余人参加了此次文化节。
此次辅导员文化节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莉,济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山东省辅导员创新工作项目案例”一等奖获得者袁芬,青岛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讲师李磊等老师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工作案例、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内容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既有思想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深度,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周莉教授引导全体辅导员聚焦受严重心理疾病困扰的学生、面临学业压力无法顺利毕业的学生以及深陷复杂宿舍人际矛盾的学生三个极具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展开深入研讨,并结合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案例进行了精准分析,就风险研判、支持路径构建、资源联动及后续跟进等关键环节,给予了系统而具实操性的多维建议。
济宁学院的袁芬副教授以《辅导员如何撰写高质量工作案例》为题,从“为什么要撰写工作案例”“工作案例撰写的困惑”“工作案例撰写的要求”“工作案例撰写的技巧”“工作案例写作提质增效”等五方面,详细阐明了写好案例的方式方法。并现场结合“优秀案例剖析+常见问题分析”的对比教学,指导辅导员如何准确把握案例核心问题、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青岛科技大学李磊老师以《“管理”到“赋能”,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重构》为题,结合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指导学生参赛的丰富经验,深入剖析了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并通过优秀项目分享,展示了如何将创新创业思维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以及团队建设、项目打磨、路演答辩等关键环节的要点和技巧,通过赛事驱动,助力学生成长。
职业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汇报会、辅导员工作案例大赛、案例研讨、座谈交流等多种教育形式,促进辅导员充分交流、深入研讨、互学互鉴。
学生工作处处长王晓勇在专题报告环节和工作室建设成果汇报会中做总结讲话,强调了辅导员要摆正师生关系、理清岗位职责、坚守工作底线,做到“温暖与规则同在”;要清醒认识当前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积极应对挑战,提升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要持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能力、专业素养和育人本领,并将育人成果运用到工作案例撰写、工作室创建等日常工作中,以理论创新反哺育人实践,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政工作方法论。
本次辅导员职业文化节聚焦新时代学生工作的核心要求,通过系统化的理论授课、沉浸式的实践教学,为全体参训辅导员进行了一次高质量的“集体充电”。授课教师立足实际、深入浅出的精深理论剖析与源于实践、鲜活生动的典型案例分享,着力破解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内容丰富、精准赋能。参训辅导员纷纷表示,持续深化学习成果,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努力练就过硬本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